-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我国自然气消耗面临的峰谷差问题愈加严肃,调峰需求越来越大。
现在中国自然气消耗市场处于“冬季高、夏日少”的时势,冬季的用宇量增速远远高于非采暖季,致使自然气消耗量转变呈显着的“U”字型特征,未来自然气消耗峰谷更为显着,面临的峰谷差问题愈加严肃,调峰需求越来越大。
调峰需求
2015—2021年中国自然气“消耗最高月份”消耗量增添了近200亿立方米,而“消耗最低月份”自然气消耗量增添了约120亿立方米。以2021年逐月消耗量为例,上半年消耗量与上年同期增添305亿立方米,同比增幅为21%;下半年增速泛起回落态势,同比增添87亿立方米,同比增幅为5%左右。2021年中国自然气市场泛起“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征象。2021年高月用宇量为390亿立方米(12月),低月用宇量为254亿立方米(9月),高月自然气消耗量是低月的1.5倍。
凭证中国自然气消耗以及稳固供气平衡关系(月度消耗-整年月均消耗),测算差别年份的季节调峰宇量。以2021年为例,季节调峰宇量为203亿立方米,占总消耗量的5.7%,较2020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峰谷差的镌汰大都情形下依赖于需求侧的调理,使用用户的特征降低峰值,或通过需求侧优化,包括需求侧的多元化应用方法以及可协调的用户方法来降低峰谷差。若上述方法无法实现峰谷差显着的转变,则建议通过调峰方法的优化及上下游协同生长的手段来降低调峰本钱,提升调峰起劲性,进而应对峰谷差较大带来的调峰问题。
调峰步伐
推行电峰气补、气电一体化生长步伐。现在夏日着力负荷主要以水电和火电为主,思量到夏日是自然气消耗低谷期,此时自然气价钱处于相对低位的水平,使用其调峰优势,具备气电生长的基础。别的,在锁定自然气资源的同时,LNG吸收站就近的气电项目是降低本钱的最好模式。阻止现在,关于在建的5座LNG吸收站(龙口、江苏滨海、曹妃甸、天津南港、漳州LNG吸收站),若是思量电力市场未来负荷仍集中在南部区域,同时环渤海地区夏日负荷水平较高,可优先在新建LNG吸收站周围建设部分调峰电厂,实现气电一体化生长,提升自然气发电的谷值消耗量。
采暖用气多样化用能步伐。自然气消耗峰谷差较大的主要缘故原由是冬季采暖用宇量激增,因此在采暖需求较为兴旺的区域举行合理的开发,并凭证上游项目的投产时间和气价水平有序推动“煤改气”项目,在“煤改气”生长的基础上越发重视因地制宜,落实煤改清洁能源事情,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域优先推动电力采暖、新能源使用等多方法的生长,有助于缓解峰谷差越来越大的自然气供应压力。中国住民采暖的主要燃料有煤炭、自然气、电力、地热、工业余热、生物质等。现在解决采暖需求造成的自然气调峰压力可通过多重途径,包括热泵系统等,以此镌汰冬季自然气采暖消耗量。若是降低供气本钱难度较大,可以优化采暖的供气方法,住民采暖的热源选择应该从能源的循环经济使用角度出发,充分实现能源多次使用,同时施展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禀赋优势,实现采暖热源的最优使用计划。在举行采暖热源选择时,应首先思量工业余热和生物质等能源再使用,其次思量掘客外地可再生能源的资源禀赋优势如地热和太阳能等,在没有上述两类资源的情形下,优先思量自然气和电力等清洁能源,煤炭则应作为底线选择。
热电联产的电-热疏散手艺。中国燃气发电以热电联产机组为主,“三北”地区(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热电联产机组比重凌驾80%,由于热电机组的电/热着力保存强耦合关系,在冬季为包管供热,热电机组的电着力上下限受到制约,调峰能力大幅压缩,热电矛盾突出。同时,由于燃气机组具有较高的燃料本钱,在目今终端电价逐年下调的配景下给部分电力企业带来较大谋划压力。以是,要解决热电机组的电着力受限问题,需思量热电解耦手艺刷新。燃气机组热电解耦的主要目的是在包管一定供热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机组的调峰能力以致突破“以热定电”的古板运行模式,做到电力与供热需求互不影响。热电解耦的基本思绪就是用其他热源替换汽轮机供热,镌汰轮机供热功率,进而降低以热定电的发电功率。因此热电解耦手艺刷新,对实现峰谷有用减低、推进能源绿色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调峰相关建议
需求侧治理建议
通过错峰治理合理安排用户投产妄想。因此在新用户开发历程中,指导用户在淡季投运,这样上游供气方有富足的时间做好生产妄想安排,协调资源的引入。部分解工企业及工业项目,可通过冬季磨练或无邪的市场消耗特征来调理市场,特殊是燕山石化、沧州大化等企业的类似项目,在冬季采暖用气岑岭期降低上述企业用气负荷水平,实现自然气消耗量的“削峰填谷”。建议地方政府在推行“煤改气”政策的同时,注重合理安排自然气装置置换的周期和规模,并充分与自然气供应商或者燃气企业协商确定合理的排产妄想和用户生产妄想。
供应端及价钱步伐建议
起劲落实自然气资源的规模以及合理安排基础设施。除了供应端的资源包管外,基础设施能力也是解决调峰问题的要害。尤其是自然气对基础设施的依赖性较强,市场化运作机制的不完整,导致现在自然气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远赶不上市场需求的程序,特殊是在妄想建设管网、地下储气库、LNG吸收站时仍依赖供应驱动,未有明确的市场落实基础,导致市场培育周期长,供应包管水平有限,在泛起大规模的用户投产的条件下,使得基础设施运营商和气源供应商两头承压。因此,建议勉励形整自然气基础设施项目“库容、管网、罐容”以及资源量生意市场,不但可以使得供应端做到“心里有数”,也可以使得市场需求方更有意愿使用清洁能源,推动碳达峰目的的早日实现。其次,应由市场推动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及自然气资源的锁定和落实,并协同需求侧的多样化保供步伐,推动自然气市场合理生长、有序包管。
逐步推行自然气价钱市场化,逐步铺开非住民及峰谷气价。近年来国家针对自然气保供控价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尽最大起劲包管了人民群众电力、供热等用能需求。地方政府也要从之前轰轰烈烈的“煤改气”“煤改电”中罗致履历教训,阻止在政策执行历程中搞“运动式”执法,特殊是涉及民生清静领域,在政策执行历程中必需按先立后破,先建后拆的原则,充分思量政策执行的可行性和推进历程中的现实难题。
自然气是能源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管自然气的平稳运行,也是包管了能源系统的清静平稳运行,且最洪流平地包管了市场的需求,因此无论是能源的调峰问题照旧自然气自己的调峰问题,要害应驻足于能源整个系统举行统筹,从需求侧和供应端两手抓,未来应该起劲推动电网、煤网、气网3网融合,实现各能源之间的优势互补。从天下能源一盘棋统筹思量,以大能源视角,将固体的煤、看不见的气、摸不着的电协同统一,解决能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漫衍不均问题,充分验展各个能源网的特点和无邪调配能力,做到优势互补,包管能源系统清静稳固运行。
责任编辑:周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