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
- 较大
- 默认
- 较小
- 最小
4月9日,中国海油宣布新闻,“深海一号”二期项目水下工程作业取得主要希望,重量最大、结构最重大的所有3套深水水下中心管汇顺遂装置就位,这也是由中国海油自主制作的深水水下多功效管汇系统首次应用于开发深水高温高压油气藏,对强化我国深水油气开发装备工业链、提升深水重大油气资源开发能力具有主要意义。
中国海油“深海一号”二期项目位于南海北部大陆架西区的琼东南盆地,距离三亚市约132公里,距离“深海一号”能源站约70千米,是我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项目,探明自然气地质储量超500亿立方米,最着述业水深近千米,安排12口水下气井并新建一套深水水下生产系统。
海上作业职员对即将实验水下装置作业的深水水下中心管汇举行检查
“深海一号”二期项目水下生产设施制作首席工程师潜江伟体现:“‘深海一号’二期首创‘水下生产系统+浅水导管架处置惩罚平台+深水半潜式平台远程操控系统’模式开发深海油气资源。其水下生产系统主要包括中心管汇、发球管汇、吸力桩、脐带缆等一整套水下装备。”该项目建成后,将由“深海一号”能源站通过脐带缆远程控制,实现充分依托现有油气生产装置经济高效开发深海油气资源的目的。
水下中心管汇是深水油气田开发的焦点手艺装备之一,漫衍在海底的井口群之间,肩负着将深海油气搜集起来运送到平台的主要作用,被喻为水下“油气枢纽站”,是水下生产系统中重量最大的装备,与气田外输海管配合组成气田水下生产系统主干设施。“深海一号”二期所有3套水下中心管汇总重量凌驾540吨,第一套和第二套划分于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头装置完成。本次装置第三套水下中心管汇(南管汇)与7口水下气井相连,是项目重量最大的水下结构物,吊装重量达187吨,由我国首艘3000米级深水多功效工程船“海洋石油286”船举行装置作业。
深水水下作业通常面临超高静水压、不稳固洋流、海底漆黑情形等倒运影响,此次中心管汇海上装置下放历程中需要准确监控主吊机钩头及配重块的状态,同时确保中心管汇在海床与吸力桩对中时的稳固与精度,装置难度犹如太空中的“载人飞船”对接。
“深海一号”二期项目所用深水水下中心管汇入水瞬间
“深海一号”二期水下设施装置项目司理汪智峰先容:“本次装置正值海上季风时节,天气情形和?鲋卮蠖啾,对装置下放作业带来极大挑战。为此,项目组重复优化施工计划,顺遂攻克超深水工程作业中钢丝绳打扭等手艺难题,刷新了我国海洋工程960米深双绳吊装作业深度纪录。”
下一步,中国海油“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团队将在现有施工基础上继续装置脐带缆、油气运送软管、水下采油树等设施,为项目准期建成做好准备。该项目投产后,可使“深海一号”大气田整体岑岭年产量由30亿立方米提升至45亿立方米,进一步提高深水油气资源在我国油气产量中的占比,为华南地区源源一直地运送更多清洁能源。